2025年全市水利工作总体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聚焦水网建设、争资争项争政策、浯溪口水库库区临时淹没损失补偿机制、水预算管理试点、全国陶瓷行业节水标准等重点特色任务,乘势而上、聚力前行,持续推进全市水利高质量发展,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作出更大水利贡献。
一、紧密围绕全面推进市县水网建设重点
按照景德镇市水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市级、县级水网建设,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水利项目争资争项争政策,针对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和省级水利专项资金的项目领域投向,以更大力度积极“跑部进京”“跑省进厅”。全力推进乐平水利枢纽建设,抓紧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资金拨付量,确保这一利民惠民的百年工程早建成、早投运。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聚焦水网建设目标,完成乐平灌区、昌江及主要支流防洪治理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可研批复,加快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切实形成“申报一批、落实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滚动机制。
二、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安全生产两条底线
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锚定“一个中心、三个重点、五个确保”的防汛总目标,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推进景德镇市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水毁水利设施修复项目,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压紧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健全汛前检查机制,加大防汛重点工程关键部位隐患排查整治,科学制订实施各类水利工程的调度运行方案,细化实化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措施,强化水库、堤防巡查防守和险情抢护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抓细抓实各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推动浯溪口水库在全省率先建立并试行库区临时淹没损失补偿机制,保障枢纽充分发挥效益、提升防洪能力,维护库区淹没损失影响群体合法权益。
坚决守住水利安全生产底线。加强水利工程全方位、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推广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对乐平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管控和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切实维护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常态化推进水利领域扫黑除恶工作,持续保持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水利领域平安建设、平安生产、平安运行。
三、坚定落实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水利基础、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完善水治理体制机制体系等四项任务
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巩固拓展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果,全力推进省级水预算管理试点建设。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需、以水定产,严格用水强度控制,加强对重点用水户和特殊用水户监督管理,完善非居民超计划超定额累计加价制度。严格取用水管理、取水许可审批,加强取水计量监管。加大再生水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总投资1.88亿元的再生水资源化项目。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推动中国陶瓷博物馆申报全省首个节水教育宣教基地,鼓励引导全社会自觉参与爱水、惜水、节水行动,力争创建更多节水示范载体。
夯实乡村振兴水利基础。全面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农村供水“千厂树标、万厂整治”专项行动。巩固深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先行县建设,每半年以县为单元,以行政村为对象,开展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状况和农村居民饮水状况全面排查。推动落实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体制机制,将小型和分散供水工程全面纳入县域统管。加快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推动浮梁县虎鹅灌区现代化灌区试点建设,推进浮梁县浮东灌区新建工程、昌江区山田灌区各项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加快开工建设。抓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整治工作,完成52处灌片2.076万亩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昌江浮梁县(浮梁镇段、蛟潭镇段)、饶河乐平市(名口镇段)等江西省主要支流治理项目,加快推进浮梁县小北港沧溪至沽演段、小北港拓坪至港口段、南河古田段治理建设工程。推进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集约化建设,形成规模化效应,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全面完成总投资19.09亿元的西河、南河、东河、官庄水等4条河流幸福河湖建设任务,项目规划治理河段长度63.18公里。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体系作用,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以妨碍河道行洪、侵占水库库容为重点,全面整治河湖库管理范围内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严格执行涉河建设项目方案审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进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
完善水治理体制机制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强化水利监督、优化水利服务,打造政策更优、审批更简、成本更低、服务更好、监管更准的营商环境品牌。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快推进水资源确权与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积极做好水资源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水市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和争取金融资金支持水利建设。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实行社会化、专业化、“以小带大”等管护模式,指导县区开展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工作。
四、以更严标准加强党对水利工作领导
坚持将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相结合,不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效,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切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不断增强水利党员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靠水吃水”腐败问题,推动构建风清气正的水利政治生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